什么是调节变量?定义与示例


调节变量是影响因变量自变量之间关系的变量类型。

当我们进行回归分析时,我们经常想了解自变量的变化如何影响因变量。然而,调节变量有时会影响这种关系。

例如,假设我们想要拟合一个回归模型,其中我们使用自变量每周锻炼的时间来预测因变量剩余心率

我们认为,锻炼时间越长,静息心率就越低。然而,这种关系可能会受到性别等调节变量的影响。

男性每多运动一小时,剩余心率可能会比女性下降幅度更大。

调节变量的示例

调节变量的另一个例子是年龄。与老年人相比,每多运动一小时,年轻人的剩余心率可能会出现更大的下降。

统计中的调节变量

调节变量的属性

调节变量具有以下属性:

1.调节变量可以是定性的或定量的

定性变量是带有名称或标签的变量。示例包括:

  • 性别(男或女)
  • 教育程度(学士、学士学位、硕士学位等)
  • 婚姻状况(单身、已婚、离婚)

定量变量是采用数值的变量。示例包括:

  • 年龄
  • 高度
  • 平方英尺
  • 人口规模

在前面的示例中,性别是一个定性变量,可能会影响研究时间和剩余心率之间的关系,而年龄是一个定量变量,可能会影响这种关系。

2. 调节变量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影响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关系。

调节变量可以产生以下效果:

  • 加强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。
  • 削弱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。
  • 取消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。

根据情况,调节变量可以以不同的方式调节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。

如何测试调节变量

红豆杉

Y = β 0 + β 1

如果我们怀疑另一个变量Z是调节变量,那么我们可以拟合以下回归模型:

Y = β 0 + β 1 X 1 + β 2 Z   + β 3 XZ

在此方程中, XZ项称为交互项

如果回归结果中XZ系数的p 值具有统计显着性,则表明XZ之间存在显着交互作用,并且Z应作为调节变量包含在回归模型中。

我们将最终模型编写如下:

Y = β 0 + β 1 X + β 2 Z   + β 3 XZ

如果回归结果中XZ系数的 p 值不具有统计显着性,则Z不是调节变量。

然而, Z系数可能仍然具有统计显着性。在这种情况下,我们只需将Z作为回归模型中的另一个自变量。

然后我们写出最终的模型如下:

Y = β 0 + β 1 X + β 2 Z

其他资源

如何阅读和解释回归表
如何在回归分析中使用虚拟变量
易混淆变量简介

添加评论

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*标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