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何解释零偏差和残余偏差(附示例)
每当您拟合一般线性模型(如逻辑回归、泊松回归等)时,大多数统计软件都会生成模型的零偏差和残差偏差值。
零偏差告诉我们只有原始项的模型可以预测响应变量的效果如何。
残差偏差告诉我们具有p个预测变量的模型对响应变量的预测效果如何。值越低,模型预测响应变量值的能力就越好。
为了确定模型是否“有用”,我们可以计算卡方统计量,如下所示:
X 2 = 零偏差 – 残余偏差
具有p 个自由度。
然后我们可以找到与该卡方统计量相关的 p 值。与仅包含原始项的模型相比,p 值越低,模型就越能拟合数据集。
以下示例演示如何解释 R 中逻辑回归模型的零偏差和残差偏差。
示例:零偏差和残余偏差的解释
对于此示例,我们将使用 ISLR 包中的默认数据集。我们可以使用以下代码来加载并显示数据集的摘要:
#load dataset data <- ISLR::Default #view summary of dataset summary(data) default student balance income No:9667 No:7056 Min. : 0.0 Min. : 772 Yes: 333 Yes:2944 1st Qu.: 481.7 1st Qu.:21340 Median: 823.6 Median: 34553 Mean: 835.4 Mean: 33517 3rd Qu.:1166.3 3rd Qu.:43808 Max. :2654.3 Max. :73554
该数据集包含 10,000 人的以下信息:
- 违约:表明个人是否违约。
- 学生:表明个人是否是学生。
- 余额:个人持有的平均余额。
- 收入:个人的收入。
我们将使用学生身份、银行余额和收入来构建逻辑回归模型,预测给定个人违约的概率:
#fit logistic regression model model <- glm(default~balance+student+income, family=" binomial ", data=data) #view model summary summary(model) Call: glm(formula = default ~ balance + student + income, family = "binomial", data = data) Deviance Residuals: Min 1Q Median 3Q Max -2.4691 -0.1418 -0.0557 -0.0203 3.7383 Coefficients: Estimate Std. Error z value Pr(>|z|) (Intercept) -1.087e+01 4.923e-01 -22.080 < 2e-16 *** balance 5.737e-03 2.319e-04 24.738 < 2e-16 *** studentYes -6.468e-01 2.363e-01 -2.738 0.00619 ** income 3.033e-06 8.203e-06 0.370 0.71152 --- Significant. codes: 0 '***' 0.001 '**' 0.01 '*' 0.05 '.' 0.1 ' ' 1 (Dispersion parameter for binomial family taken to be 1) Null deviance: 2920.6 on 9999 degrees of freedom Residual deviance: 1571.5 on 9996 degrees of freedom AIC: 1579.5 Number of Fisher Scoring iterations: 8
我们可以在输出中观察到以下零偏差和残差值:
- 零偏差:2920.6,df = 9999
- 剩余偏差:1571.5,df = 9996
我们可以使用这些值来计算模型的 X 2统计量:
- X 2 = 零偏差 – 残余偏差
- X2 = 2910.6 – 1579.0
- X2 = 1331.6
预测变量有p = 3 个自由度。
我们可以使用卡方到 P 值计算器发现具有 3 个自由度的 X 2值 1331.6 的 p 值为 0.000000。
由于该 p 值远小于 0.05,因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,该模型对于预测给定个人违约的概率非常有用。
其他资源
以下教程解释了如何在 R 和 Python 中实际执行逻辑回归:
如何在 R 中执行逻辑回归
如何在 Python 中执行逻辑回归